第(1/3)页
顾正臣看着自南洋而归的张赫、黄元寿、高令时,笑道:“陛下应该给你们讲了吧?”
张赫落座,对顾正臣道:“讲了,但具体事宜让我们听镇国公安排。镇国公,说起来咱们好久没见了。”
顾正臣看着张赫鬓角的苍苍,还有白尽的胡须,叹道:“这些年来南洋事多,离不开航海侯。等南洋事了,航海侯若是想休息,想来那时候陛下也会点头。”
张赫拍了拍胸膛,声音高了几度:“我这年纪还没追上廉颇,尚是能战。镇国公,大明旗我们看了,日月星辰红旗极好,回头弄几面,船上都挂起来。”
就在奉天殿广场,工部打造了一座旗座,运来一块长宽九尺的汉白玉石,在玉石中凿了孔,以九丈的纯铁旗杆安置,并挂红旗。因为旗杆足够高,甚至都不用进奉天殿广场便能远远看到,极是壮观。
黄元寿也跟着说:“船上是少一面大明旗,总有将旗、令旗总归差点什么,现在,补全了。”
顾正臣含笑:“放心吧,出航时,红旗一定会飘扬在桅杆最顶处。现在,我需要你们的帮助。”
“镇国公,这话就见外了。”
高令时板着脸,显得有些不乐意,补充了句:“若是如此见外,不给了我机会,如何摘了这清江伯,换成清江侯?”
张赫哈哈大笑起来,顾正臣也连连摇头。
黄元寿呵呵两声,对顾正臣告状:“这个家伙在南洋满脑子就想如何封侯了,若不是摁着,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麻烦来。”
顾正臣看向高令时:“他这个人有上进心,这是好事。只不过这次南洋,水师兴许会立下一些功劳,可说到底水师只是偏军,凭功劳想要封侯可不容易。”
高令时不以为然:“跟着镇国公,偏军也能立下大功。”
顾正臣抬了抬手:“能不能封侯后面再说,我记得你们接收了黄时雪留在安南的人手,对于安南的状况,总应该有一些细致的情报文书吧?”
黄元寿感觉鼻子痒痒的,狠狠揉了揉鼻子:“这次陛下一口气将我们三人招来,便有一些预感,还带来了安南的详实情报,都在船上。若是镇国公需要,这就可以送来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