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0章 塑性-《富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所以当初杨东升看到这种镍铁合金硬度的时候,就干脆没问塑性的问题。
    反而是试图寻找塑性更好的材料,拿去地下压缩。
    但是结果出乎预料,随着“一号材料研究小组”对这种镍铁合金深入研究,发现它不但有超高强度,还有超强的塑性。
    这个用处太大了!
    现在医院所用的核磁共振机,所用的超导线圈都是由铌钛合金做成的。
    铌钛合金的超导临界温度是零下265度,这个温度远低于液氮零下196度的沸点。
    所以现在医院用的核磁共振机,都需要用液氦冷却。
    为了防止液氦蒸发,又要在液氦外面套一层液氮隔热。
    这样一层套一层,不但结构复杂,体积庞大,而且液氦价格昂贵。
    导致核磁共振机采购和使用的成本都非常高!
    科学家们不是没有发现临界温度在液氮沸点以上的超导材料。
    八十年代的时候,人们就发现了可以在液氮沸点以上实现超导的铜氧化合物。
    但是制造核磁共振机需要的材料,不但要求材料可以超导,还要有良好的加工塑性。
    铌钛合金可与铜很好地共同拉制。
    拉制的时候,通常先用锻压机把铌钛合金,轧制成圆柱体。
    然后在圆柱体外面套上一个铜制的套子。
    最终将铌钛合金和铜一起拉制成导线,这样才能做成线圈。
    前世一直到杨东升重生前,铌钛合金仍然几乎是制造医用核磁共振机的唯一选择。
    超导线圈的制造成本大约占核磁共振机的一半,也是核磁共振机最核心的技术。
    全世界核磁共振机的市场份额80%以上都垄断在“GPS”,也就是通用电气(GE)、飞利浦(PHILIPS)、西门子(SIEMENS)这三家企业手中。
    无论是通过收购,还是自己研发。
    他们掌握的核心技术说白了,就是把铌钛合金拉成很长的导线。
    “GPS”卖给我们国家的核磁共振机,通常是在他们自己国家售价的两倍。
    采购价格贵不说,机器一旦出现问题,还得请厂家派人维修。
    这些国外垄断企业的做派,都是一个德性!
    维修人员最少都要坐商务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