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木辉琢磨出的修公路这活儿,那可是重中之重。 要想日子红火,路得先通。 这话可不是瞎咧咧,一条好公路,那就是高效运输的代名词, 内燃机车拉货,那速度和能力,人力畜力根本没法比, 路一通,资源调动效率噌噌往上涨,几十倍都不止。 再说,春天一到,天气暖了,雨也多了,土路一变泥泞,摩托化部队那速度就得大打折扣。 卫宁的杀手锏,除了火力猛,就是跑得快。 所以,这路,必须得修。 要是想运得更多更快,那铁路就得上了。 不过,卫宁现在还没到那份上,资金也不够修铁路。 他一声令下,整个劳动师七千多人,不用发工资的壮劳力,哪儿缺人往哪儿派,修路、筑防线、挖坑道,忙得热火朝天。 接下来,卫宁开始忙第三件事。 给民兵发枪。 战场上,卫宁的部队缴获了一万多条伪军枪,三千多条日军枪,还有成堆的被服弹药,战利品多得跟山似的, 这下六个民兵大队可算能敞开了练枪,还统一了口径,后勤压力也小了。 现在,就算民兵大队人数翻一倍,卫宁也能保证人手一枪。 这些民兵,那可是预备队里的宝贝,正规军一缺人,他们就能顶上,保证仗能一直打下去。 但卫宁没打算扩军一倍。 六个民兵大队,对他来说够用了。 人数再多,对日军也构不成大威胁,要想增强军力,还是得招正规军。 所以,卫宁只给六个民兵大队发了枪,剩下的都收了起来。 这些枪,他有别的用处。 卫宁特意留了不少三八式步枪、歪把子轻机枪、掷弹筒, 这些家伙轻便,适合打游击。 而且,这些枪的弹药和日军的一样,游击队缴获了就能补弹药,打得更久。 没错,卫宁打算把这些枪给敌后的游击队。 这是他在上海时答应药店老板的。 最后,卫宁瞅了一眼自己剩下的金子。 第(2/3)页